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位于倫敦市中心South Kensington地鐵站附近,1860年,從大英博物館中獨立出來,并于1873-1880年遷移至現在的館址。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擁有世界各地動植物和巖石礦物等標本約4000萬號,其中古生物化石標本700多萬號,圖書館有書刊50萬種,并保存著大量早期的自然研究手稿和圖畫等珍貴品。全館有20間大陳列廳,內容包括古生物、礦物、植物、動物、生態(tài)和人類等六個方面。 展廳 中央大廳為現代生命科學陳列廳,用立體景觀、展柜介紹進化論和人類學知識。 1 層右翼各陳列廳展示古生物化石標本,它展出有魚龍,蛇頸龍,5米高的霸王龍,體態(tài)極小的新頜龍,尾翼達17米的翼龍以及完整的始祖鳥骨骼等;左翼各陳列廳展出現代動物,包括海洋無頸椎動物,魚類,鳥類及爬行動物。其中以鳥類的陳列最為出色。 2層左側展出哺乳動物,其中較精采的是非洲熱帶草原動物和澳大利亞有袋動物的陳列;右側陳列礦物、巖石、寶石,大理石并有專室陳列隕石。 3 層是現代植物和化石植物的陳列。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是倫敦群眾性科學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,每年觀眾和參加各種活動的人數達200萬以上。該館設有教育部門和講演廳,組織對公眾演 講,傳授自然歷史和自然科學知識。還開展多種對外服務和國際性活動,為有關的科研和生產單位進行科學考察和研究工作,與其他國家的科研機構進行交流與合作,參加大學的教學工作,擔任講課和培養(yǎng)研究生。 作為一家公共機構,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在通過對IT網絡進行升級來改進網絡管理方面付出了相當大的努力。該博物館每周七天要雇傭2500個 人接待訪問博物館的游客,并進行重要的調研項目。